百家上市公司,平均政府补贴与净利润的比例达33%。35家上市公司一旦失去补贴,迅即“转盈为亏”。

   2012-06-02 3080
核心提示:中国深沪两市2342家上市公司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明星企业”:他们身处最炙手可热的环保产业,他们的净利润增长率远超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2011年这百家公司年报的统计数据分析,17家公司的政府财政补贴对其净利润的贡献率超过40%,更有7家公司的政府补贴对利润贡献率超过100%,这意味着,若没有财政补贴,这7家公司很可能亏损。
百家上市绿公司,平均政府补贴与净利润的比例达33%。

  7家公司的政府补贴与净利润的比值100%,最高者,比例达1100%多。

  35家上市公司一旦失去补贴,迅即“转盈为亏”。

  百家绿公司争食政府“乳汁”

  在中国深沪两市2342家上市公司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明星企业”:他们身处最炙手可热的环保产业,他们的净利润增长率远超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

  但和古代亦官亦商的红顶商人一样,他们顶着绿色产业的帽子,却依靠政府的哺养——接纳数目可观的财政补贴,可谓“绿顶商人”。

  南方周末记者系统整理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发现,涉及环保产业的163家上市公司中,大约有100家上市公司在2011年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这些公司涉及领域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脱硫脱硝除尘以及新能源等。

  2011年,这100家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约一百余亿元。其中30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长超过40%,而三安光电、德豪润达(9.08,-0.16,-1.73%)、建研集团(24.30,-0.18,-0.74%)、东方钽业(16.39,0.06,0.37%)、华昌化工(8.75,-0.03,-0.34%)、佰利联(84.58,-1.82,-2.11%)、博闻科技(9.03,-0.18,-1.95%)的净利润增长甚至超过了100%,涉足环保设备制造的华昌化工则增长率高达672.07%。

  与高利润增长相伴的是其接纳的高额政府补贴。截至2011年底,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这些绿顶公司所接受的政府补贴总和33.7亿元,这一数字与他们净利润总额比为33%。

  其中,涉足LED的公司所获补贴最多,达到13亿,几乎占到环保产业补贴总和的40%,其次则是绿色化工、污水处理等新兴产业。

  根据2011年这百家公司年报的统计数据分析,17家公司的政府财政补贴对其净利润的贡献率超过40%,更有7家公司的政府补贴对利润贡献率超过100%,这意味着,若没有财政补贴,这7家公司很可能亏损。
百家绿公司争食政府乳汁失去补贴迅即转盈为亏

  股市“黑马”怎么炼成的

  毫不夸张,政府补贴几乎成为了这些绿顶公司的“生命线”,加之市场追捧环保概念,他们迅速在众多上市公司中“异军突起”。

  招商证券(微博)(13.45,-0.20,-1.47%)的分析显示,环保板块在2012年预测市盈率估值为24.4倍,位列所有上市公司板块第二。

  从1997年“环保股份”上市,中国上市公司涉足环保及相关产业不过15年。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青睐绿色,以绿色为名直接上市。“环保业务已成为涉足此领域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诸多上市公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转移、多元化经营的重点考虑方向和目标。”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说。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环保产业,在过去的一年内已成政府的“宠儿”。在预计环保产业投资规模达到3万亿的利好消息下,许多环保产业公司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

  比如,2012年年初,污水处理龙头企业碧水源(29.280,-0.57,-1.91%)公告2011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1,394.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7.92%;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格林美(13.09,-0.43,-3.18%)则在2011年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增长37%。此时距离碧水源和格林美登陆深交所,不过才两年的时间。

  “十一五”末,有关“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目标让业内人士给污水行业画出了2000亿投资规模的“大饼”。碧水源于2010年4月上市交易时,发行价69元,但首日开盘价就高达145元,实际募集资金高达25.53亿元,是预计募资的3.51倍。这笔超募资金的投入,成为碧水源2010年业绩的主要增长来源。

  格林美则直接受益于固废产业的补贴政策。2011年,格林美一共收到6笔政府补贴,共计0.44亿元,最大单笔近千万,其中5笔来自地方政府以投资奖励、科技创新为名的补贴,根据公司公告,格林美将这些补贴计入公司的递延收益,根据南方周末记者的统计,格林美接受的补贴总额与其净利润比为36.5%。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属三安光电和德润豪达LED照明企业。这两家企业在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双双超过了100%,其中,政府补贴对于三安光电净利润的贡献率达到90%,德豪润达则为79%。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两家明星公司的业绩表现将惨不忍睹。

  绿色词条:

绿顶商人(green top trader)

循“红顶商人”例的约定俗称,专指那些顶着绿色产业光环,依靠政府数目可观的财政补贴,来维系或支撑业绩的公司。

  “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撇开政府补贴这层外衣,他们会是什么样?

  “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阮军对LED产业现状如是判断。

  事实上,由于欧洲市场的萎缩和国内LED产能过剩,2012年一季度,多家LED上市公司业绩出现负增长。鸿利光电(10.360,0.01,0.10%)2012年一季度的收入减少8%,净利润下降近21%。洲明科技(11.610,0.34,3.02%)2012年一季度收入下降近17%,净利润下降80%。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也不能独善其身。

  “三安光电目前存在严重的库存积压问题。”接近三安光电的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而德豪润达自2009年开始的LED总投资已经超过90亿元,公司已连续6年没有分红,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已暂缓采购MOCVD(LED芯片关键设备)。“事实上,它的大部分项目都并未带来实际收益,”浙江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认为,“国内LED产业上游产能过剩相当明显,德豪润达作为传统的家电企业投资LED外延片,因为人才和引进技术出现障碍等方面的原因,产能释放进度相当慢。”

  然而,即便如此,从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2011年报披露的业绩来看,两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分别为123.29%和100.44%。

  个中的秘密就在于政府补贴。

  以三安光电为例,仅2011年一年,它接受的补贴就有15项之多。2011年1月11日,安徽省芜湖市第一笔政府补贴进入其口袋,给予该公司购买15台MOCVD设备进度补贴款8952万元。此后,数月内三安光电几乎每月都有政府补贴“入账”,仅MOCVD设备补贴款就有5.17亿元落入口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三安光电在2011年所获得的共计8.43亿补贴,将在资产报废前逐年计入当期损益,直到这些资产报废为止。这足以成为其光鲜年报的有力支撑。

  除了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外,包括皖能电力(5.60,0.07,1.27%)、华东科技(6.01,-0.16,-2.59%)、九龙电力(12.19,0.00,0.00%)以及ST昌九在内的环保产业公司,他们的政府补贴与公司净利润比超过100%。这意味着,若除去政府补贴这层美丽的外衣,这些绿顶公司很可能“入不敷出”。政府补贴甚至成为救命稻草,比如ST昌九的政府补贴与净利润数比例甚为惊人,高达1142.86%。

  2011年,ST昌九接受了来自江西省政府1.6亿的巨额补贴,而ST昌九2010年亏损额高达1.4亿元。也就是说,正是这个“大红包”把这家濒临“退市”边缘的绿顶公司硬生生拉了回来,并在2011年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一边在不停地接受来自政府名目繁多的补贴,一边又在资本市场上上大规模地增发筹资,这些“绿顶商人”左右逢源。

  还以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为例,这些绿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和密度更令人咋舌:2010年至2011年,三安光电两次增发,总计110亿,同样时间内,德豪润达也两次增发,融资32亿。

  “短时间内,如此大手笔的募资行为,A股市场无人能望其项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道。

  “地方政府的补贴支撑了好看的财务报表,而这一财务报表又保证了企业在股市上增发获得资金,获得的资金又用来购买设备,从而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这几乎就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张小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道。

  补贴南辕北辙?

  新兴产业获得政府补贴本无可厚非,但若成为上市企业试图掩盖实际亏损,并撬动资本市场的工具,则远远背离了政府的初衷。

  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得出,补贴主要分为四类,包括项目经费、奖励型财政补贴、增值税补贴以及设备补贴。而从补贴的来源看,全部来自地方政府。

  “电子、节能环保等在内的新兴产业是我们补贴的重点。”扬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刘艺发对南方周末记者坦言。自2009年,扬州对于LED企业购买设备进行补贴,目前落户扬州的134台MOCVD,已经占到了全国18%,实现了扬州所谓“打造集群化光电产业基地”的目标。

  “做上游产值容易做出成绩,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就能达到几十亿,这对于地方GDP的拉动效果很明显。”广东照明协会会长郭修这样解释地方政府热衷补贴的原因。“几十亿的设备放在产业园区,这就是政绩。”一位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区负责人也对南方周末记者直陈。

  以三安光电为例,在安徽芜湖LED项目上获得5.25亿设备补贴之后,其又转投安徽淮南,而淮南政府的补贴更见力度,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淮南市政府向合资公司提供项目工业用地不少于1600亩,分两期供地,同时在设备方面补助5亿元。淮南市还承诺,待投产后,以总数1000MW为限,按产品每销售1W补贴1.4元。

  地方政府只有依靠补贴等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企业落户拉动当地投资,企业与此同时也借助政府补贴美化了财务报表,在资本市场进一步融资做大规模——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抱团双赢的游戏。

  然而,由此带来的产能的无序扩张,以及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却被掩盖了。

  “一个好的制度就这样被滥用了,很可惜。”郭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道。LED产业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地方政府投资热潮的推动。

  “一旦出于保护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过度补贴实际上成为了一把利刃。”某证券分析机构的分析师警告说。

  这把“利刃”首先挥向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通常有背景的大企业才能够获得大量的补贴,挤压了原本就生存空间狭小的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郭修坦言。以LED产业为例,业内人士即呼吁补贴应向中下游的中小企业转移,如此才能真正解决LED上游产能过剩的痼疾。

  此外,这把“利刃”同样会伤及自我。在南方周末记者统计的一百家绿公司中,包括福建南纸(6.92,-0.16,-2.26%)、新乡化纤(3.38,-0.01,-0.29%)在内的35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为负。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2010年获得了补贴,而在2011年却没有获得补贴,净利润率陡然下降,迅速“转盈为亏”。

  显然,这些长期受政府补贴呵护的“绿顶商人”,只有离开政府襁褓,接受市场的考验,才能真正成长。
 
标签: 财政补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生活便民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便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公司简介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