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正非:每天都在思考失败,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创立华为,此时,国内已经诞生了400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华为活到最后,并且成为世界500强里为数不多的没有上市的公司之一,靠的就是危机意识。
▶️在华为以狼性文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任正非始终强调企业发展中要时刻存有危机意识,即“惶者才能生存
”。为此,任正非用《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两篇文章来警示员工,居安思危。
▶️2001年,在国际高科技产业哀鸿遍野、进入寒冬,而华为却凭借不俗的成绩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任正非又发表了《华为的冬天》,他表示“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华为每次取得一个突破,就是任正非执笔写文章反思失败的时候。
2️、马云:好好研究别人怎么失败,比读MBA管用
▶️“企业成功巨大的营养来自很多人的错误。”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
▶️“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说:“我花时间最多的,是研究国内外企业是怎么失败的。这两年我给公司所有高管推荐的书,都是讲别人怎么失败的。因为失败的原因都差不多,就是那么四五个很愚蠢的决定。但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么愚蠢的错误,只有别人会犯,我怎么会犯。但即使提醒着你,你还是会犯。”
▶️马云觉得,好好研究别人怎么失败的,比读MBA管用。马云说,MBA把很多东西固定化了,MBA案例教学都是教别人怎么成功,学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后,你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觉得自己飘飘然。
3️、沃伦·巴菲特: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始终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
▶️沃伦·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CEO提出“应该从其他公司的失败中学习经验,始终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要求。他表示“我喜欢从失败中学习。我们希望看到是什么导致了生意的失败,导致他们死掉的最大原因就是自满。你应该不眠不休,有种后面随时有人在追赶的感觉,但是你总是能在最前头。有时候我们太过谨慎了,但是100倍过于谨慎也比1%的不谨慎好。”
4️、李嘉诚:成功源于花90%时间考虑失败
▶️几十年的创业经历让李嘉诚深悟,防范风险,未雨绸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李嘉诚表示,自己90%的时间都用来考虑失败,并从不放过任何细节,才成就了长江实业不菲业绩。
▶️对于失败的研究,李嘉诚在接受《商业周刊》时曾经打了这么一个比喻,“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即使天气好,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李嘉诚表示:“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的损害。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弱点,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毛病,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5️、史玉柱: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史玉柱年轻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经历过大起大落,告别了鲜花掌声之后,史玉柱开始了认真的反思:“人在成功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在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往往是最真实的。失败的时候要认真总结,避免头脑发热。”
▶️一路走来,史玉柱认为一旦一个人的创业遇到困难,进入低谷,千万不要气馁,这恰好是上天给予的最好成长机会,“这时再认真地总结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和公司经营,做好检讨,公司和管理者才会长高一截”。史玉柱说,在低谷的时候,要及时地总结。趁着低谷的时候,趁着印象深刻的时候,制定规章制度。
▶️在自己的微博中,史玉柱也经常发些自己对失败的反思。例如,“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6️、马化腾: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
▶️马化腾有一句经典语录是:“我觉得有危机感。但是这个危机感只要早点发现、早点应对,那还是有胜算。起码要往前走一步,看清楚情况,你才会决定下一步哪方面加大、哪方面放,但是会尽量低成本。”他在中国证监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有危机感,防止被颠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打自己。腾讯内部分成红军和蓝军,互相打,否则必然丧失先机。”
▶️2014年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举办一周年之际,马化腾给广大合作伙伴发出的公开信中表示: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