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随着全国各大粮食产区进入秋粮收购高峰,农民朋友踊跃到粮站、粮食经济人等收购点交售新粮。银联卡农产品收购支付服务,借助银联卡和一台POS机,帮助农民朋友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这项助农创新服务今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10月底交易额已突破1300亿元,预计全年有望接近200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粮食连年增产,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超过12000亿斤,各类农产品丰产丰收。庞大的农产品市场推升收购结算支付需求,并且要向更加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个性化的农产品结算支付需求?
首先,我们看看“庞大”的农产品市场到底有“多大”?
据中国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统计:2014年,我国鲜活农产品总量为12.4亿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额达39785.3亿元,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5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农民合作社116万个。
也就是说,在2014年全国农产品批发交易的约4万亿总量中,银联今年实现的支付交易额千亿元,仅仅占有总交易额的2.5%,还有97.5%的巨大的电子支付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这对各路商家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现金与转帐、线上与线下,孰优孰劣?
在银联官网发布的这篇消息中,其总结了传统现金结算方式与如今银联POS结算方式带来的不同:“种养殖农户只需携带自己的储蓄卡,完成收购结算后,资金实时打入这张卡中。如果不放心,可以通过POS机查询余额。面对面卡卡对转,还有交易凭条在手,特别契合农民朋友的支付习惯。对于农产品经济人和收购企业来说,揣着一台移动POS就可以下乡随时随地完成收购付款,省去了现金搬运、保管的麻烦,降低了假钞、丢钞、盗抢的风险。
银联大力推进的POS电子支付方式,对于农民安全便利的农产品支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另一组统计数据,这是否也正反映了另一种个性化的支付需求。
依然是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70亿元。据此计算,这个金额占据了2014全国农产品交易总额的2.1%,与银联POS农产品交易总额旗鼓相当。
这得益于商务部的大力指引和推动。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文件中指出,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包括:新型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产品市场转型升级——农产品市场在硬件设施、组织方式、流通方式和交易手段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新型信息化促进农产品流通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成为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密切农产品产销衔接的重要力量等等,这里表明了商务部发展农村线上电商的积极鲜明的态度。
“互联网+金融社保卡+农产品”,打通农产品交易支付的“最后一公里”
什么是真正的农村电商支付需求?各方观点不一。也有观点这样认为: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是物流,而农业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是支付环节!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更多交易是以面对面为主,与其改变整个交易形态,不如用互联网作为工具解决痛点。这种方案是,基于现在正在推广的银联POS,使其在支付的同时,整合金融平台,打通农民在平台上由各种交易和预售信息产生的大数据,通过各种手段的运营,从而实现农村电子商务B2B的闭环。
对此,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农村“最后一公里”,涉及的环节和方式、角色很多,如电商、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等,大家都希望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发挥各方的优势。像德生现在在全国大力推进的人社部金融社保卡农村应用,也是希望在这“最后一公里”上大有作为。比如,德生目前在全国一些城市,像安徽、湖北、海南、广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农村,建立了农村金融社保便民服务站,通过一台小小的“德生宝”终端,让农民凭这张具有银联功能的社保卡,在村头就能实现社保查询、社保缴费等社保应用功能,同时还可以发挥强大的电商功能,也就是说,每户农民都可以用这张卡将自家的农产品信息预发布在这台终端上,通过我们正在逐步实现的基于”互联网+金融社保+生态农产品“的多种预购方式,让城市的每个家庭都能吃上最新鲜最源头的农产品,这样,每个农民洗脚上田,就能在自家村头直接成为电商,每个季节都预知订单及收益,真正帮助农民解决增产不增收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转帐缴费、涉农补贴、小额信贷等等各种与农产品相关的结算支付等功能,也许做到这样,这张金融社保卡,将不失为帮助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型交易及支付手段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