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周洪林。 吴昀泽 摄 |
有时见他上班路上,慢悠悠地蹬着自行车,驼着背,嘴里还哼着小曲,一副与世无争、心无旁骛的“自由范儿”,若是碰面,就腼腆一笑,匆匆打个招呼罢了。
可有时见到他,却又侃侃而谈,斤斤计较,讲起复杂井高难度井、说起推算出的力学公式、忆起曾经的上井岁月,仿佛聊上几天几夜,也不愿停歇。
他就是“周工”——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技术专家、工程技术科科员,周洪林。
每当聆听完他的授课,总是很想探究他聊起“专业”时慷慨激昂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世界”……
井场是他最爱的舞台
周洪林1989年中专毕业来到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工作,至今已有29年了。谈起他对“定向井”的热爱是出于什么,周工肯定地回答:“是兴趣!”
周洪林生长在大港油田,是个地地道道的“油二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成为根植在他心中不变的情怀。
上个世纪90年代,钻井定向还仅仅依靠单点设备,一口井能不能中靶成功,几乎全凭定向井工程师的个人能力。周洪林对这项“挑战”充满了兴趣。
“我比较内向,不擅与人交流,也没有什么爱好,与井沟通就是我的兴趣,打井就是我的爱好。”与井为伴15年,周洪林从未厌倦。能充分凭借自己的体力、脑力、智力,“与天斗、与地斗”,他乐此不疲。
1996年,周洪林征战克拉玛依,完成了北疆第一口千吨井石西06H井;1997年,他带队完成了塔里木第一口水平井塔中16-6H;2002年、2004年,他又分别参与完成了公司第一口双台阶水平井H1-22井、第一口分支井家H2井……大港、冀东、胜利、内蒙古、长庆、北疆、南疆、南海湛江等地区,都曾留下他奋斗的足迹。
直到现在,井场依旧是他最爱的舞台,能抽空去现场驻井、攻克施工技术难题,仍旧是他最大的乐趣。
专业是他最大的强项
2004年,周洪林调入机关工作,成为了一名技术监督,主要负责重点井技术论证、设计评审、方案制定、过程监督,以及技术规程修订、开展技术交流等。
为了证明“我虽然是中专生,但我不比别人差”,回到二线后,周洪林参加了成人高考,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专科和本科的学习,并且选择了与“石油工程”专业不同的计算机专业和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用周洪林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为了混文凭,我就是想学点不懂、不会的。”
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周洪林在工作上更加游刃有余。2011年,由他主持制定的《常规定向井作业方法》标准,被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2013年,由他参与撰写的《磁感应防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渤海钻探优秀论文一等奖……像这样的荣誉和奖项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在学习了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后,周洪林对力学公式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认为钻井工艺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于是,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别人觉得没有用而丢掉的基础资料,他统统捡回来珍藏着,汇总分析,总结经验。
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实践,周洪林将材料力学中管柱临界钻压计算公式、钻具与无磁钻铤能量法挠度计算公式等应用到了塔中地区超深水平井、大港滩海人工岛单筒双井防碰井、冀东油田人工岛丛式井钻井防碰井的施工作业中,指导一线员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持续推广,带动了一线员工努力提高定向钻井技能的学习风气,在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梦想是他最强的动力
周洪林说:“我现在有两个梦想,一是发表技术论文50篇,二是成为局级技术专家。”
这些年来,周工没少为他的梦想努力。先后在国内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石油钻探技术》《钻采工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2016年,周洪林被聘任为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技术专家,“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他的另一项责任。每当站在讲桌前授课或是技术交流,平日里不善言辞的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总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与人分享,激情澎湃,魅力四射。
在技术骨干培养方面,周洪林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培养方案。给科研骨干压担子,在科研立项、成果汇报、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设计、报告编写、汇报材料制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强本领,强化Landmark软件应用,通过开展轨迹扫描计算和井下力学分析两个模块的重点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掌握了随钻数据分析和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模拟计算方法,并熟练应用于作业现场。
2017年4月,周洪林还收到了他期盼已久的发明专利证书,申报了近两年半的项目终于有了结果。这项发明公开了一种丛式井组的钻井方法,可有效避免与临井的套管相碰。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大港油田滩海地区两个人工岛的12对单筒双井防碰施工作业中,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梦想催人奋进,劳动创造美好。周洪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