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什么?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物质。虽然人体的需要量很小,但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维生素D-25-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总称为25-羟基维生素D [25(OH)D]。25(OH)D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
维生素D缺乏会有什么危害?
维生素D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效应,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软骨症、肌无力,增加老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还与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关。
维生素D过量会有什么影响?
维生素D是人们生命健康必需的维生素之一,但维生素D过量也会对身体有很多危害。维生素D过量可能导致肠胃出现问题,如呕吐、恶心或便秘,食欲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血管器官钙化、高血压、肾衰竭、肾结石以及癫痫等问题。
维生素D检测方法谁更胜一筹?
目前常用的检测25(OH)D含量的方法有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有的方法耗时、步骤冗杂,无法满足临床简便、高通量的要求;有的方法具有放射性污染的潜在风险,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都有损害;有的方法容易与其他非目标化合物发生交叉反应,导致方法特异性不足,HPLC相对于免疫法可以区分开25(OH)D2和25(OH)D3,但25(OH)D2浓度太低,液相色谱法检测限达不到要求。
随着检测技术及精度的发展,HPLC逐步被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所替代。LC-MS/MS是色谱法中最为常用的25(OH)D检测方法,样品经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检测器为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可同时检测25(OH)D2和25(OH)D3,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被国际公认为25(OH)D检测的金标准。体内维生素D浓度的准确定量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反馈效果的重要指标。
检测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
临床意义
临床检测25(OH)VD可评估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维持体内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是保证全面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维生素D促进人体Ca、P代谢,可降低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适用人群
患佝偻病、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
骨质疏松症患者
患软骨症、肌无力患者
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患者
维生素D治疗人群
健康体检
如何补充
日光照射(最主要、最天然、最经济)
天然食物(维生素D2存在于一些植物和真菌中,含量有限;维生素D3来源于动物类食品,如牛奶、海鱼、蛋黄等)
补充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