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有时难以沟通?大人们又该怎么做?

   2018-07-24 11150
核心提示:共情首先要动情。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认同。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夹杂烦与怒、深藏功与名的共情表演。如果父母能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孩子往往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动情,而非动怒,有一个关于共情的经典测试:设想你自己是一位小男孩的家长。小男孩特别贪玩,喜欢到处乱跑。星期天,你带他到公园玩耍。可是刚刚到达,他一转身就不见了。你找了一上午,不见踪迹,一直找到黄昏。正在最着急的时候,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请问,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有这些:

1.“你跑哪里去了?”

这是在责怪、质问。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

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

这是在发泄愤怒

4.“我会抱住他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孩子为什么有时难以沟通?大人们又该怎么做?

给出以上答案的人,都没有做到换位体验。

真正有共情能力的人,会站在小孩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小孩丢了大半天,他的情绪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恐惧、焦虑,所以,家长要想与小孩共情,首先要安抚他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大人可以先抱住小孩,说一些安慰他的话,比如“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吓坏了吧,我也一直在找你,可把我急坏了!来抱抱,别怕!”

不少人的共情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共情当作息事宁人的工具,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停止哭泣。

当孩子哭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动情,而是动怒:“这孩子怎么这么 !”

“臭脾气!”

“怎么老是哭!”

发现不仅毫无用处,孩子甚至哭得更厉害了。恨不得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的家长,想起了育儿书中的真经,开始跟孩子共情。虽然嘴上在共情:“宝贝生气了。你很难过对不对。”但是,心底却一分钟都忍受不了孩子的哭泣。孩子具有天然的觉察力,家长的任何不耐烦,都能从语气甚至行为举止中透露出来。如果家长在共情的时候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会招致失败。

共情,首先要动情。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认同。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夹杂烦与怒、深藏功与名的共情表演。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共情,而非共理:知乎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刚分手才体会到,说你好可怜的是怜悯;说你会遇到更好的是同情;一直鼓励你走出来、时间会淡化一切的是悲悯;最后什么都不说,大老远跑来什么都不说陪着你喝酒的人是共情。


共情是与人一起感受情绪。

就好比当一个人陷入一个地洞,他从底部大叫说:“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共情是我们看到了之后说:“嘿!”并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而不是站在洞口说:“你太可怜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们总是尝试着用语言让事情好转一点,于是,我们会评判,会给建议,会说教。但这些 “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接”,也就是感受他的情绪。

有一个孩子参加比赛失败了,坐在椅子上哭。他的妈妈坐在旁边一个劲地安慰他:“比赛输了没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事。”听到妈妈这么说,孩子越哭越凶,妈妈也越说越起劲:“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在参与就好了。”“下次,我们再努力。”小男孩的哭声仍然没有停止。“下次,我们再努力”“不是大事”,说这些话时,妈妈一味想靠讲道理说服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孩子的感受。虽然这些道理都没有问题,但当孩子陷入激烈的情绪,他是没有办法进行逻辑思考的。在被情绪填满的小脑袋面前,再正确的道理也都苍白无力。

“妈妈知道你很在乎这个比赛,但是结果不如意,这让你很难受。没关系,妈妈陪着你。”如果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孩子对赢的渴望和输的恐惧,或许就不一样了。

共情不是讲道理,不是对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共情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并不孤单,我会陪着你。”


适时,而非瞬时:每当看到孩子生气或伤心,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去共情,想让孩子远离这样的情绪。

但是,很多时候,要么孩子还没准备好,要么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开展共情的时机很重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瞬时”不如“适时”。孩子需要自己和情绪相处一会儿,家长也是。

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她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情绪有些低落。朋友就说:“你看起来似乎不太高兴。”孩子回答:“老师今天表扬了小明。”朋友说:“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是不是?”孩子说:“哼,才不要他表扬,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老师。”

朋友手头正忙着其他事情,一听到孩子的这句话就立刻脱口而出:“怎么能不喜欢老师呢!”朋友的“批评”让孩子的情绪更低落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当下都是不同的,尤其在育儿过程中,从繁琐生活中抽身,时刻保持对孩子情绪和意识的敏感,确实很难。但共情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听,需要我们认真地感受孩子的情绪,需要去弄清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还没有厘清自己的思维情绪,还没有准备好专心地跟孩子共情,就慌不择路地冲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样就容易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进行评判,就像我朋友那句让她后悔的话“你怎么能……”

如果没有准备好,不要急着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用说,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和抱抱他就好。这样能给孩子自己处理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厘清情感和思路的时间。

多次,而非一次:共情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共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情景发生的当下重复很多次,孩子才会渐渐平复。而有些家长尝试了一次或几次,觉得孩子没反应就放弃了,认为没用。其实爸爸前面的共情都没错,只是需要多点耐心,多跟孩子共情几次,效果将逐渐显现。在挖井的道路上,眼看就要出水了,他却扔下了铁锹。

确实,与孩子共情太需要耐心,也太需要学习和练习了。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想要跟孩子共情,靠想一想就可以做到的。我们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和各自真实的感受,了解彼此的“感受”是需要学习的。而能够理解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是不易。所以,更需要我们反复地学习、操练。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孩子的信息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伤心。”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解码,将拼接成孩子心理世界的全景地图。对孩子受伤的感情来说,父母有效的共情无疑是一味急救药。如果父母能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孩子往往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愿我们都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更愿孩子能从我们的理解中获取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生活热点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热点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公司简介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1